開平市內,碉樓星羅棋布,城鎮農村,舉目皆是,多者一村十幾座,少者一村二三座。從水口到百合,又從塘口到蜆岡、赤水,縱橫數十公里連綿不斷,蔚為大觀。這一座座碉樓,是開平政治、經濟和文化發展的見證,它不僅反映了僑鄉人民艱苦奮斗、保家衛國的一段歷史,同時也是活生生的近代建筑博物館,一條別具特色的藝術長廊。可以說,開平作為華僑之鄉、建筑之鄉和藝術之鄉,她的特色在碉樓上都得到了鮮明的體現。對碉樓資源進行保護和挖掘,對于研究華僑史和建筑藝術,對于開發旅游資源和開展集體主義、愛國主義、社會主義教育,都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
碉樓中西合璧,融會了各種建筑風格的精髓。開平境內最多的時候共有3000多座碉樓,目前尚存1800多座,分布在開平15個鎮、辦事處。這些碉樓是上世紀開平華僑與村民主動把外國建筑文化與當地建筑文化相結合的結晶。其數量之多,建筑之精美,風格之多樣,堪稱世界最大的“碉樓博物館”。
建材上,有早期的泥墻樓(用灰沙、糖、鹽、蜆殼、蠔殼等混合逐層錘打夯成),中期的青磚樓(用一般的青磚加厚建成),到最后的鋼筋水泥樓(用鋼筋混凝土按現代建筑用料建成)。
類型上,約分三大類:一是更樓或燈樓,這種樓一般建在村頭或村尾,有些建在小山丘上,供民團及更夫使用,里面有探照燈及報警器,一旦發現匪賊立即報警,讓村民準備。
它在建筑結構上則充分體現了防衛功能,其共同特點就是門窗窄小,鋼窗、鐵門,墻身厚,頂層四面都有-眼,樓頂還有瞭望臺、探照燈、警報器等,在歷史上對保護村民生命財產安全有極大貢獻。